序号 | 姓名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1 | 仲崇立 | 博士 | 教授 | 1.材料基因组学”的纳微结构新材料的设计、合成与性能调控研究 |
2 | 梅东海 | 博士 | 教授 | 1.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非均相催化反应理论模型计算;2. 新型化工分离和催化反应的材料设计 |
3 | 刘义 | 博士 | 教授 | 1.功能纳米材料及其生物效应;2.靶向药物和药用材料;3.多功能分子探针。 |
4 | 魏俊富 | 博士 | 教授 | 1.吸附分离材料;2.过滤膜材料表面结构调控;3.环境中微量污染物分离去除 |
5 | 桂建舟 | 博士 | 教授 | 1.石油加工;2.催化材料;3.吸附分离;4.绿色化学 |
6 | 阮艳莉 | 博士 | 教授 | 1.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;2.功能膜材料 ;3.微/纳材料电催化 |
7 | 谭小耀 | 博士 | 教授 | 1.无机膜制备与应用;2.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;3.化工过程强化;4.多相催化反应工程 |
8 | 李建新 | 博士 | 教授 | 中空纤维膜制备、电化学与电催化膜反应器、新型膜过程及集成技术 |
9 | 张兴祥 | 博士 | 教授 | 分离膜材料及其环境应用 |
10 | 武春瑞 | 博士 | 教授 | 中空纤维膜成形机理、功能化及环境保护水处理 |
11 | 李振环 | 博士 | 教授 | 高分子化工的聚合及工业化 |
12 | 孟建强 | 博士 | 教授 | 高分子复合膜 |
13 | 姚金波 | 博士 | 教授 | 纺织化学品及功能性整理技术、功能纺织品、纺织纤维改性技术 |
14 | 乔志华 | 博士 | 研究员 | 1.膜制备,特别是大面积超薄膜的制备;2.膜工程化的研究 |
15 | 聂磊 | 博士 | 教授 | 1.多相催化,2.催化反应动力学,3.催化材料开发 |
16 | 徐志伟 | 博士 | 教授 | 纳滤膜的结构设计及抗污染性能 |
17 | 颜范勇 | 博士 | 教授 | 1.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;2.化学精准测量与分子成像;3.精细化学品绿色制备技术 |
18 | 代昭 | 博士 | 教授 | 1.纳米与生物材料;2.生物传感器;3.仿生材料与过程 |
19 | 宋世栋 | 博士 | 教授 | 1.高比能量二次电池(金属-空气电池、全固态电池、锌离子电池等),燃料电池。 |
20 | 王兵 | 博士 | 教授 | 1.高性能中空纤维膜;2.印迹高分子材料 |
21 | 刘秀军 | 博士 | 教授 | 1.新型材料与分离技术;2.油田化学剂;3.膜材料与催化反应器;4.石油化工;5.计算机化工过程模拟 |
22 | 宋俊 | 博士 | 教授 | 生态环境纤维材料和功能纤维材料、膜材料及新型分离膜、纤维结构与性能 |
23 | 张永刚 | 博士 | 教授 | 1.工业废水处理;2工业废水水处理电催化材料;3光催化水处理工程技术等 |
24 | 刘丹 | 博士 | 教授 | 1.功能材料设计,2.环境催化,3.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,4.汽柴油深度脱硫 |
25 | 程玉桥 | 博士 | 教授 | 1.有机/无机复合功能界面材料,2.三次采油用剂与体系,3.精细化工品产业化放大工艺技术研究 |
26 | 宋立民 | 博士 | 教授 | 1. 功能性微纳米材料、膜材料;2. 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研制;3. 新能源绿色催化,氢能、废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;4. 实用型绿色化工过程合成化学品的开发 |
27 | 臧洪俊 | 博士 | 教授 | 1. 功能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; 2.生物质催化降解转化为能源化学品; 3. 绿色化学与材料化学 |
28 | 苏坤梅 | 博士 | 教授 | 1.特种分离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,特种纤维用树脂合成与纤维应用技术开发;2.生物质的综合利用研究,多相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,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 |
29 | 严峰 | 博士 | 教授 | 1.特种膜分离;2.油田化学(驱油表面活性剂、破乳剂等);3.工业污水处理药剂的研发与应用 |
30 | 潘杰 | 博士 | 教授 | 1.药物缓控释高分子生物材料;2.抗癌药物纳米新剂型;3. MRI显影剂和量子点纳米粒显影剂;4.纳米粒免疫制剂;5.纳米粒基因治疗剂。 |
31 | 郑春明 | 博士 | 教授 | 1、大孔介孔材料设计合成,2、吸附絮凝分离功能材料设计及合成,3、生物质能源及化工产品开发 |
32 | 王会才 | 博士 | 教授 | 1.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|
33 | 杨帆 | 博士 | 研究员 | 1.多孔材料在能源化工中的应用研究 |
34 | 王志刚 | 博士 | 教授 | 无机膜及催化膜反应器 |
35 | 孙跃 | 博士 | 教授 | 1.超分子化学。 |
36 | 常娜 | 博士 | 教授 | 1、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;2、高性能分离膜制备;3、膜法水处理工艺及应用;4、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 |
37 | 史景利 | 博士 | 教授 | 沥青基炭材料、新型碳材料、高性能石墨、特种酚醛纤维、无机非金属纤维(SiC)等 |
38 | 丁晓莉 | 博士 | 教授 | 气体分离膜 |
39 | 巩继贤 | 博士 | 教授 |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|
40 | 张伟伟 | 博士 | 研究员 | 理论与计算化学;ReaxFF反应力场的开发和应用;量子化学计算和电子结构;分子动力学模拟;机器学习 |
41 | 张贵荣 | 博士 | 研究员 | 低温燃料电池,电化学合成,金属空气电池,微液流电化学装置 |
42 | 杜润红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膜的传质机理,过程优化及应用(水处理、气体分离、清洁能源生产、天然产物提取,生物医药),高分子设计、合成及改性,结构-性能关系,分离膜研制。 |
43 | 李政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|
44 | 辛清萍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气体分离膜 |
45 | 任海涛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|
46 | 王虹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催化膜材料、有机电化学合成、电催化膜技术机理及其应用。 |
47 | 叶卉 | 博士 | 副教授 | 高分子功能吸附分离膜、智能响应性膜及其在复杂生物体系分离中的应用。 |
48 | 纪秀杰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复合材料、纳米材料、天然高分子材料、新型离子液体 |
49 | 许世超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.大气污染防治:特定行业VOCs气体净化技术及设备开发;2.纳米功能材料:纳米荧光材料、生物传感、有害物质检测;3.纺织化学品合成剖析:高分子材料、功能性纺织化学品制备及改性 |
50 | 储德清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有机-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;2.纳米陶瓷氧化物的合成;3.稀土化合物分离;4.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|
51 | 郑海涛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乳液聚合及其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;2.生物电化学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;3.生物功能高分子制备及电极中的应用;4.多层纳米功能膜的自组装 |
52 | 赵世怀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微化工在新能源方面的应用 |
53 | 卢素敏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化学工程;2.传质过程强化 |
54 | 黄艳凤 | 博士 | 教授 | 1. 基于MOFs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研究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研究;2.生物分析及环境污染物检测/监测;3.仿生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 |
55 | 李颖 | 博士 | 教授 | 1.分子印迹;2.石墨烯材料;3.光催化 |
56 | 李渊 | 博士 | 教授 | 1.新型催化剂 |
57 | 王翔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血液代用品2.生物制品 |
58 | 王晓清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 2.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|
59 | 郭玉高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化工分离 |
60 | 张庆印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平衡分子动力学和非平衡分子动力学研究 |
61 | 管山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电去离子(EDI)过程及膜法水处理技术 |
62 | 万冬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、金属抗腐蚀纳米技术;2、药物缓控释高分子生物材料。 |
63 | 陈娇娇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新型手性拆分材料的开发;2.智能材料合成、性能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|
64 | 郭文娟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天然产物化学 |
65 | 王凤勤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多功能性MOFs的设计合成;2.发光材料的荧光传感性能研究;3.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;4.光催化性能研究 |
66 | 初园园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燃料电池;2.电催化 |
67 | 贺晓凌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、生物材料; 2、功能高分子; 3、智能凝胶;4、难降解污水微生物菌剂开发和利用 |
68 | 余建国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碳材料;2.多孔材料;3.钙钛矿纳米材料应用 |
69 | 安会琴 | 博士 | 教授 | 1.环境友好新型微纳米材料;2.光催化技术;3.电催化技术;4.环境催化 |
70 | 夏军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晶体工程;2.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性研究;3.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|
71 | 周存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1.新型纺织助剂 |
72 | 徐进云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1.新型纺织助剂 |
73 | 刘燕军 | 博士 | 研究员 | 1.新型纺织助剂 |
74 | 黄宏亮 | 博士 | 研究员 | 1.气体吸附分离的微观机理研究;2. 新型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 |
75 | 王韬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1.膜电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废水,2.MBR的计算机仿真模拟 |
76 | 卞希慧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化学计量算法研究 |
77 | 高建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无机分离膜;2.电解质以及非贵金属阴极催化剂 |
78 | 纪妍妍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MOFs材料用于气体分离 |
79 | 张建新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有机化学; |
80 | 赵红永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气体分离膜; |
81 | 孙玉绣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1.金属有机骨架材料; |
82 | 王丽丽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环境催化材料;2.环境能源材料 |
83 | 张鹏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新型催化材料 |
84 | 邵伟 | 博士 | 高级实验师 | 新型膜材料制备、工业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|
85 | 张赛晖 | 博士 | 讲师 | 1.新型分离膜材料;2.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|
86 | 刘鹏 | 博士 | 讲师 | 1.分子动力学模拟 |
87 | 许金霞 | 博士 | 讲师 | 1.荧光探针材料,2. 磁性功能配合物材料 |
88 | 潘世光 | 博士 | 讲师 | 1. 高性能非均相催化剂可控构筑与应用,2. 纳米多孔金属/金属基催化材料的开发,3. 绿色化学新反应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 |
89 | 马爱静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能源与环境催化 |
90 | 曲玉宁 | 博士 | 讲师 | 1.能源材料;2.环境修复材料 |
91 | 朱文举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 有机/高分子合成,2. 阻燃剂设计、制备及应用,3. 5G高性能材料设计与产业化 |
92 | 郭翔宇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. 新型复合膜与杂化膜的制备及分离应用,2. 复合膜与杂化膜的微观结构设计与调控 |
93 | 张政清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分子模拟; 机器学习 |
94 | 郭俊 | 博士 | 教授 | 1.手性功能纳米材料的理性设计和可控构筑,2.手性功能纳米材料的生物医药应用,3.性质与机制探究和归纳 |
95 | 郭亚肖 | 博士 | 教授 | 1.多功能纳米和分子催化剂,2.(光)电催化能源转化,3.太阳电池器件 |
96 | 沈浏鎏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、小型化/柔性电化学装置;2、能源电化学;3、碳材料;4、金属纳米材料 |
97 | 刘派 | 博士 | 讲师 | 1.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设计、合成与制备 2. 以分子相互作用形式实现快速医疗实时监测 3. 有机荧光材料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