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号姓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备注
1仲崇立博士教授1.材料基因组学”的纳微结构新材料的设计、合成与性能调控研究招硕博连读
2梅东海博士教授1.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和催化剂分子设计, 2. 电化学合成,3. 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,4. 纸基微流体技术”招硕博连读
3刘义博士教授1.功能纳米材料及其生物效应;2.靶向药物和药用材料;3.多功能分子探针。招硕博连读
4魏俊富博士教授1.吸附分离材料;2.过滤膜材料表面结构调控;3.环境中微量污染物分离去除招硕博连读
5谭小耀博士教授1.无机膜制备与应用;2.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;3.化工过程强化;4.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招硕博连读
6桂建舟博士教授1.石油加工;2.催化材料;3.吸附分离;4.绿色化学招硕博连读
7阮艳莉博士教授1. 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 ;2.  功能膜材料 ;3.  微/纳材料电催化 招硕博连读
8代昭博士教授1.纳米与生物材料;2.生物传感器;3.仿生材料与过程招硕博连读
9宋世栋博士教授1.高比能量二次电池(金属-空气电池、全固态电池、锌离子电池等),燃料电池。招硕博连读
10刘丹博士教授1.功能材料设计,2.环境催化,3.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,4.汽柴油深度脱硫招硕博连读
11程玉桥博士教授1、有机/无机纳米功能复合新材料设计合成及工业化研究;2、基于“荷叶效应”仿生界面调控机理研究;3、新能源(页岩油、致密油)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(c-EOR)招硕博连读
12郑春明博士教授1.大孔介孔材料设计合成,2.     吸附絮凝分离功能材料设计及合成,3. 生物质能源及化工产品开发招硕博连读
13乔志华博士研究员1. 膜制备,特别是大面积超薄膜的制备;2.膜工程化的研究招硕博连读
14常娜博士教授1、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;2、高性能分离膜制备;3、膜法水处理工艺及应用;4、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招硕博连读
15聂磊博士教授1.多相催化,2.催化反应动力学,3.催化材料开发招硕博连读
16李建新博士教授中空纤维膜制备、电化学与电催化膜反应器、新型膜过程及集成技术招硕博连读
17张兴祥博士教授分离膜材料及其环境应用招硕博连读
18徐志伟博士教授纳滤膜的结构设计及抗污染性能招硕博连读
19武春瑞博士教授中空纤维膜成形机理、功能化及环境保护水处理招硕博连读
20李振环博士教授高分子化工的聚合及工业化招硕博连读
21孟建强博士教授高分子复合膜招硕博连读
22姚金波博士教授纺织化学品及功能性整理技术、功能纺织品、纺织纤维改性技术招硕博连读
23黄宏亮博士副研究员1.气体吸附分离的微观机理研究;2. 新型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招硕博连读
26颜范勇博士教授1.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;2.化学精准测量与分子成像;3.精细化学品绿色制备技术招硕博连读
25宋俊博士教授生态环境纤维材料和功能纤维材料、膜材料及新型分离膜、纤维结构与性能招硕博连读
26李渊博士教授 催化、吸附功能材料的设计、合成及 应用招硕博连读
26赵红永博士副教授 1.气体分离膜招硕博连读